美的收购库卡怎么看
美的收购库卡,是收购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库卡(kuka.com)。目前已经收购了库卡的95%的股份。是赚到了!!!
回顾一下美的收购库卡的相关数据:
2016年
5月19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库卡集团,美的计划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向库卡股东发起要约,这一价格较库卡前一日股价溢价约36%。收购消息公布之后,库卡当天股价暴涨23.21%,收盘于104欧元。
按115欧元的收购报价,库卡的市盈率(PE)为48倍,而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家5月18日的PE分别为:ABB15.44倍、发那科19.92倍、安川电机15.09倍。拿下库卡,美的可谓不惜代价。
8月4日,要约期结束,接受要约收购的股份数量占库卡发行股份的81.04%,而在收购库卡之前美的已经持有其13.51%的股份,若最终交割完成,美的将持有库卡94.55%的股份。
美的如此高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导致库卡退市?美的在5月的收购草案公告中称,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没有关于上市公司公众持股量低于某一阈值后必须强制退市的规定;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看,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不会主动取消上市公司上市资格,而是根据上市公司的主动申请而批准退市;从实际案例来看,也存在公众股权仅保留2%的情况下,依然未被退市的案例。
美的也曾公开表示,公司将根据持有库卡集团股份比例情况及与当地证券监管部门沟通情况,尽力维持库卡集团上市地位。库卡全部在外发行的普通股共有39775740股,若按照每股115欧元的要约收购价估算,收购库卡81.04%的股份,将花费约276亿元人民币。要约期结束后,该收购进入各相关国家的审查阶段,截至8月底,中国、德国和美国的反垄断审查均已通过。接下来,该笔收购还需要通过欧盟、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以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防贸易管理理事会(DDTC)审查,这些审查需要在2017年3月31日前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CFIUS曾经多次否决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今年初,CFIUS禁止飞利浦出售旗下LED业务给金沙江(GO Scale Capital)为主的中国投资团队,导致该交易中止。
随着收购进程的推进,库卡股价也开始回落,截至9月1日,库卡股价报收98.41欧元。
以上是美的收购库卡付出的代价。听我慢慢道来!
这是2017年年初的机器人需求量预测数据。
我们来看2017年1-7月中国机器人市场出货量:7.2万台(国家统计局数据)
按照今年国内各家机器人生产商发布的信息及财报。库卡2017年,机器人供不应求。货期甚至需要长达4个月左右。
此外:美的能不能得到库卡的技术。首先工业机器人技术,在硬件方面包括伺服,减速机,控制驱动都不是库卡的强项,库卡最强的是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应用的案例或者说市场才是关键的。所以美的能不能得到库卡的核心技术不是关键,关键是需要拥有库卡。
上海莱士携A股今年最大一笔医药海外收购案的消息复牌,为何会开门4个一字跌停
不得不说上海莱士的股票走势自2015年“股灾”之后,很是明显的“高位托庒”的庄股。在经历牛市大幅上涨以后,高位稳盘出货已经长达3年。当然,这是从股票走势的角度很直观的能够看出。那么,除了这样的原因,上海莱士携A股2018年最大一笔医药海外收购案复牌,为何接连跌停呢?
一、庄股受到停牌以后的资金压力,以及来自于股市的大跌。
2018年2月22日至同年12月7日,长达十个月的时间,上述也讲到从走势的角度看上海莱士就是一家庄股。而庄股的资金并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存在贷款、借贷、融资、配资等关系,是存在利息支出,而长达十个月的时间没有停牌,里面的资金压力十分巨大。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只能是快速出售手中的股票,换取足量的资金。
再加上,2018年股市的震荡下跌市,上证指数年跌幅达21%,最高点至如今更是跌幅达27%,在背景环境不好的情况之下,先跌为敬,也可以说是在此期间内的补跌。
二、来自于医药股的冲击,以及自身的情况。
医药股近期有着4+7带量采购,本就对医药股存在较大的冲击。当天4+7带量采购的消息出台,生物制药行业更是接连跌停,就算是龙头、次龙头都没能够抗住抛盘的打击,甚至现在仍旧处于下跌之中。所以,上海莱士频频下跌也是来自于行业的冲击。
再就是一家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用约40%的市值价格收购国外的医药企业,虽然存在益处,但多少也会给予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现金流可能会出现较大困境。所以,呈现的风险,普遍投资者更为谨慎。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莱士四个跌板很奇怪吗?
他停牌的时候是18年2月。对应的沪指约3400点,而复牌是18年12月7日,对应的沪指是2600点,指数跌幅为800点约-25%,对应个股跌幅在25-50%算是合理。
第二,18年不论他因为炒股业绩如何下滑,就17年他扣非业绩0.12来算,就算他再怎么是行业龙头享有估值优势,按照血制品行业目前平均30倍,他应该值0.12✘30倍,为4.2元每股。
第三,融资余额停牌时为12亿,按照股价折合6000万股,这些资金停牌一年付出利息成本按照千分之8来算完多少?
第四,他不论收购什么企业,是否对估值有支持还是对股价有支持,上述回归因素就导致他对应指数至少50%跌幅,算是合理的,近期长期停牌的个股不论你怎么折腾,跌幅50%基本上跑不掉。
另外,算上大股东质押,按照停牌前接近20元的五折来算平仓成本在10元,在10元之上,大股东肯定要平仓减仓来应对融资和爆仓压力,市场岂能不赶在这之前抢先动手出逃?
不崩上海莱士该崩谁?市场闪崩的就是这类型的个股,上海莱士2015见顶至今足足三年横盘拉链走势就已经是闪崩的前征兆,如果不信各位可以自行去翻看一些那些闪崩的个股几乎80%是高位拉链走势。
买股要先看大势走向然后再看近期趋势,这样的股也敢买入被崩着也怪不得别人,真的。
莱士2月停盘至今将近10个月时间,2月大盘还在3000多高位,今天大盘已经到了2000多,市场个股多数股价都已经腰斩或再腰斩。倾巢之下那来的完卵,你莱士也休想独善其身。A股市场什么都可以不怕,就怕高位关门然后大盘大跌再复盘,补跌在A股市场从来就没缺过席,所以单从市场环境来说补跌是一定的,我们再从投资者心理层面看看这个问题。
心理角度:假如是你当初在2月前这段时间买入了这个莱士,后来股市进入熊市大跌,跌到了地板,自己持有的却被关在高高的云霄上,这时候你会是什么心情?肯定是又急又怕,急的是大盘跌到地板还没反弹,怕的是复牌时间不对会出现补跌,这个时候心里一定在祈祷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复牌,多停个一年半年都可以。是不是这样?这就说明股民心里已经非常担心且恐慌,而且心里还会盘算如果复牌一定立马抛出躲避下跌风险。可是你这么想我都可以猜到难道主力就想不到?所以为了防止散户大逃亡采用大单摁死在地板我不放开谁也别想跑。
还有从莱士本身来说就有很多毛病,业绩?没有,还不务正业学散户炒股巨亏10几个亿,这时候还打死扩张进行海外并购?到底想玩哪门子花样?是谁都会给打个问号。这跟几年前的兰州黄河一样啤酒不做却把身家那去炒股有什么区别?完全就是在玩弄市场投资者,投资者自然也会用脚投票来做回应。
其结局不是早在2016年8月以图表方式表达了吗?今只不过得以验证而以,其中的即得利益者早已经用股权质押的方式套现离场了,而一群无知的韭菜却茫然不知罢了,望以史为鉴为鉴吧!关注我的过往图表与言论,或许你可以窥得交易之道,尽享交易带来的乐趣吧,而非像一些韭菜们天天处于买入等解套,好不容易解套了又被套,周而复始。
在股市走熊大背景下,不要以为一只个股大跌是基本面出现问题。。以我经验,它是一个信号,就是说,之后其它股也会学它大跌的。。这是主力面对大势不好,而采取炒作上的自保手段。。看一看,其它先前大跌的股,之后都反弹百分之五十到一百。。就是这个道理引发的。。
美的集团将近300亿的商誉,2018年年报是做商誉减值还是等以后慢慢摊销?有什么区别吗
商誉的减值和摊销的问题实质反映的是政府对资本市场运作从严监管的信号。
该问题再次备受关注的原因为,近日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第9期刊登了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针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的反馈意见观点摘编,摘编中显示,大部分咨询委员认为,相较于商誉减值,商誉摊销能够更好地实现将商誉账面价值减记至零的目标,因为商誉摊销能够更加及时、恰当地反映商誉的消耗过程,并且该方法成本低,便于操作,有利于投资者理解,可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商誉减值:一般指的是包含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的减值,具体步骤如下:
来源:《2018年中华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郭建华编
商誉摊销:指的是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管理层需要能够估计出商誉的使用寿命和消耗方式。如待摊类科目的计算方法之一,直线法:每年摊销数额=该项资产账面余额/使用年限。
二者并不矛盾,从追求企业财务实质和真实来说,可以一并实施,但我国目前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的是商誉的减值,即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并没有强制规定要进行商誉摊销,如去年11月,证监会就商誉减值相关问题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和与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三方面,就常见问题和监管关注事项进行说明。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增多,所产生的商誉数额巨大,可能隐藏着财务操作等各种猫腻,反映不了企业的真实情况,会计准则的修改也是势在必行,目前也在征求稿阶段,即2018年年报应该不会对商誉进行摊销而是进行减值(具体还需要静待监管部门政策和审计报告出来后才能见分晓)
二者有相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对净利润产生影响,但二者却有着不同的效率。商誉减值就如同急性自杀,如果本年度商誉不需要减值那就身体健康,但如果本年度猫腻被发现或者出现减值迹象,在商誉价值巨大的情况下,减少净利润的金额也就越大了(根据实际比例);商誉摊销就如同慢性自杀,每年都计提和资产摊销或折旧类似。
恕在下才学有限,如回答不清楚或不明了,敬请海涵。
谢谢您的浏览,给俺的辛苦劳作点个赞吧!
我持有美的集团小半年了,今天刚卖了
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美的集团商誉有296亿元,较2017年增长7亿元,较2016年增加239亿元,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商誉主要来自于2017年,2017年美的集团的股价翻了一倍。
1、如果是2018年做商誉减值集中消掉,这个对股价影响是非常大的,2018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的净利润是190亿元,同比增长18%,全年净利润预计为210亿元,如果2018年集中做商誉减值,恐怕净利润都得为负数,短期内对股价影响非常大。
2、商誉摊销是比较合适的方式,但是这是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是属于财政部的工作,不久前财政部发布商誉摊销的征求意见,未来应该会修改会计准则,实施商誉摊销,经过近10年的并购发展,A股的商誉已经积累到了非常可观(恐怖)的地步,总计商誉具有1.45万亿,2006年以后,会计准则是只做商誉减值,证监会是 要求企业每年都做商誉减值测试,如果确认发生减值就要进行减值,如果没有,那就一直放着,以前是放在无形资产当中的,2006年之后就单独列为“商誉”这个会计科目,看来未来要改回去了,从会计角度和企业经营角度来讲,商誉进行摊销是比较合适的方式,对企业的影响也比较小。
放到美的集团身上,因为2016年并购了库卡集团,这是德国做机器人的企业,并购库卡为美的带来了220亿的商誉,也每年带来了200多亿的收入,美的集团的员工人数也因为机器人的加入从19万减到10万人,这个是后话了,作为美的集团的股民,我当然是希望商誉进行摊销,否则一时间真受不了啊。
我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
业务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