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吗

在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汉献帝也因为失去权威,变成了手下的玩物。他先是被董卓控制在手里,然后迁往长安。董卓死后,他又落入董卓的旧部手中,受尽了屈辱。最终,他和群臣逃出关中,重新回到洛阳。可是这时洛阳已经是满目疮痍,残垣断壁。汉献帝和他的朝廷朝不保夕,有的大臣竟然被饿死在草莽之中。

在这个时候,离他较近的两个势力曹操和袁绍,他们的手下都向自己的主公建议奉迎汉献帝。而且提出的理由都差不多,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好听一点就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其实实质都是一个样。可是,势力比较雄厚的袁绍拒绝了奉迎汉献帝的建议,使得曹操抢了先。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都,控制了朝廷的大权,拥有了大义的名分。到这个时候袁绍方才后悔,当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那么,袁绍为什么会拒绝手下奉迎汉献帝的建议呢,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以袁绍的政治头脑,就没有看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利益吗?

其实,在当时,袁绍的手下就已经分成了两派,为奉迎汉献帝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张奉迎汉献帝的是袁绍的谋主沮授,他就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理由劝袁绍奉迎汉献帝到邺城,然后积蓄力量,以天子的大义来讨伐敌手。袁绍将要按照沮授的建议做的时候,被另一派反对奉迎汉献帝的郭图、淳于琼给劝阻了。

郭图他们的理由是汉室难以复兴,现在天下战乱不断,正是中原逐鹿的时候。如果奉迎了汉献帝,就要按照汉献帝的旨意来做事,等于是作茧自缚。所以说不如不奉迎汉献帝。袁绍听了郭图他们的意见,再加上汉献帝是董卓当年废了少帝立的,不合袁绍的心意,所以袁绍最终没有奉迎汉献帝。

我们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到,袁绍其实被沮授打动,也确实有奉迎汉献帝的心思。但是被郭图等人劝止,没有实施。袁绍既然听取了沮授的意见,那么他就肯定明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而且在曹操奉迎了汉献帝之后,他接到曹操借着汉献帝的名义下的旨意,也感到十分后悔。

渤海股票「渤海股票行情」

那么,袁绍拒绝奉迎汉献帝,真的是表面上郭图说的,奉迎了汉献帝十分不自由,抑或是对汉献帝不是自己所立不合心意吗?其实并非如此。

袁氏兄弟是东汉末年争雄的军阀中,先天条件最好的两个。他们凭着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声势,借着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条件,率先建立了强大的势力。这两兄弟,早就不把汉室放在眼里,早早就做起了统一天下,替代汉室的梦。尤其是袁术,居然自立为帝,成为三国时期第一个自己称帝的人。袁术也立刻遭到了以曹操为首的各个割据势力的讨伐,迅速土崩瓦解,兵败身死。

相比起袁术,袁绍的能力和度量要大得多。他在当年讨伐董卓的联军解散的时候,就定下了先统一北方四州,再南下争夺江山的计划。而且袁绍在沮授、田丰等人的辅佐下,计划也实施的十分顺利,很快就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在沮授向袁绍建议奉迎汉献帝的时候,他刚开始还曾动了心。可是,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的劝说下,他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汉献帝大义的名分。因为自己的势力是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依靠自己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统一天下。如果奉迎了汉献帝,反而会让自己将来夺取汉室江山的计划出现波折。

这是因为在袁绍的手下,还有很大一片对汉室没有死心的人。像郭图、淳于琼这样认为汉室不可复兴的人还是占极少数。以沮授为首的一大批人员,还抱着正统的思想观念。直到官渡之战前,袁绍的手下耿包向他写密信请求他自立,还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我们可想而知,如果袁绍将汉献帝奉迎到自己的领地,在这些抱着正统思想的部下拥戴下,袁绍反而会有失去权力的可能。基于这种可能,袁绍也不敢去冒这个险。

因此,袁绍决定不去理会汉献帝朝廷的死活,让它自生自灭。如果汉献帝由于没有物资来源,自己溃灭更是符合袁绍的心意。于是袁绍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扩张自己势力的战争中去。不过,出乎袁绍的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曹操会抢先一步,将汉献帝奉迎到自己的领地。这样一来,汉献帝的朝廷不但没有自生自灭,反而成了曹操最大的政治资本。

曹操先是控制了汉献帝朝廷的军政大权,然后用朝廷的名义号令群雄。当袁绍接到汉献帝封自己为太尉的旨意时,在感到后悔的同时也感到气愤。为了不惹怒袁绍,曹操赶快把自己担任的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在平息了袁绍的怒火后,曹操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削平周围的割据势力,为将来的官渡之战的胜利创造条件。

所以说,袁绍不奉迎汉献帝的根本原因,是他过于自大,早已有了不臣之心。他自以为自己的实力强大,不屑于像曹操那样去借助朝廷大义的名分。而且,袁绍也希望汉室朝廷早日灭亡,以为自己代汉为帝创造条件。所以,他没有理睬奉迎汉献帝的建议。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曹操的政治水平要远高于袁绍。后来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也是双方在各方面较量的必然结果。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献帝之立,非袁绍之意。袁绍为讨董盟主时还假手袁术和王匡杀了献帝的使者,一旦真的灭了董卓,会不会废献帝另立,也不知道。袁绍曾有另立刘虞的意思,后来还想自己称帝,发现不得人心,就杀了手下耿苞掩饰过去。

以上都显得好像袁绍对献帝不感冒,也不想为献帝效力。

但是,其实人的想法是会变的。即使动过另立、自立的念头,也不代表袁绍这辈子都不会想拥护这位汉朝唯一的皇帝。只是因为袁绍最后失败了,所以史书把他的一些戏份淡化了。

曹操的许昌朝廷建立后,制定典章的应劭是袁绍的人,这已经可以说明袁绍对曹操迎驾至少是默许的,甚至是支持的。

而且《三国志·曹仁传》有这么一段:

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

广阳在幽州,那是袁绍的地盘。难道曹操任命曹仁去幽州袁绍的地盘当太守,然后又不让曹仁去?如果曹操没有得精神分裂症,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是袁绍的意思,也就是说,袁绍还能对曹操建立的许昌朝廷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调走曹操的属下。

所以曹操以献帝名义任袁绍为太尉的时候,因为袁绍当场暴走,曹操就吓得赶紧改命袁绍为大将军也就很科学了。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陈琳的《讨曹操檄》了: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袁绍因为分身乏术,派徐勋委托曹操帮忙搭把手代为迎驾的。虽然檄文肯定要代表袁绍立场,美化袁绍,但既然是给天下人看的,再涂脂抹粉也只能往动机上抹,不至于无中生有发明一些根本没发生过的事把亲历者当傻子。

对照历史,很容易发现,当时袁绍同时对公孙瓒和东郡太守臧洪作战,说他当时分身乏术并不夸张。

当时袁绍的大本营就在邺城,后来曹操建立魏国的大本营也在邺城。袁绍通过曹操掌控朝廷的模式,正是后来曹操自己掌控朝廷的模式:自己在外经营自己的地盘,同时通过亲信遥控朝廷。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袁绍不仅懂,而且已经做了。只是曹操翅膀硬了,以汉室名义招揽了众多人才后自立了并且打败了袁绍,袁绍玩脱了。

所谓的袁绍后悔没有迎驾,指的也是没有迎到邺城。

袁绍一开始是嫌弃汉献帝的,并没有认识到汉献帝的重要性,他有过一次绝佳的机会控制汉献帝的,但他错过了,结果让曹操占了先机,把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操逐渐成为了政治爆发户,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占尽了政治优势,势力发展很快,等袁绍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为时已晚,只能说袁绍目光短浅,政治嗅觉度不高,小富即安的格局,终究输给了一代枭雄曹操。

袁绍其实起点比曹操要高,他出身名门望族,来自于汉末权倾天下门阀“汝南袁氏”,自高祖起,四代子弟中就有五人位居三公。

而袁绍因为名门之后,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授官濮阳县令,开始了他的官宦之路。

随后在铲除宦官势力,讨伐董卓的过程中逐渐展露头角,成为东汉末年一支重要的军阀势力,他先后兼并冀州、青州、并州,并准备讨伐幽州的公孙瓒,志在统一整个河北地区,而与此同时,曹操仅仅得手兖州,实力与袁绍不在一个档次,但是曹操眼光长远,在对待汉献帝这个问题上,曹操高瞻远瞩,他懂得夺得汉献帝,就多了一张王牌,而袁绍本来先有机会控制汉献帝的,但最终下了一招臭棋,满盘皆输。

公元195年十月,汉献帝一路颠沛流离,逃到曹阳,离袁绍驻扎地不远,此时他的谋臣沮授提醒袁绍,今皇上流离失所,宗庙受到破坏,各地诸侯互相攻伐,而无一人愿意担当守护天子,如果将军能早迎大驾,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则将军霸业成也。袁绍有所心动,但被同样为谋臣的郭图、淳于琼反对,他们认为汉室衰微,把天子请到身边,那么事事都得请示天子,一旦不从,容易落个抗拒诏令的罪名,实在是个累赘。袁绍摇摆不定,最终放弃迎接汉献帝,便宜了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力排众议,亲自到洛阳朝见汉献帝,并借口洛阳破败不堪,粮食短缺,成功将汉献帝忽悠到许昌,在许昌建立新都,从此成功的将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

从此,曹操成功开启了开挂模式,势力发展势如破竹,凭借着政治优势,掠取了河南大片土地,很多地方军阀见风使舵,纷纷投靠曹操,甚至连远在千里之外关中割据势力也投靠曹操。

看到曹操凭借汉献帝捞得这么多好处,袁绍追悔莫及,上书朝廷要求迁都甄城,不过曹操何等精明人物,早就看穿袁绍计俩,以天子名义一口回绝袁绍提议。

袁绍和曹操由此结怨 ,两雄争霸在所难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领兵数十万,准备讨伐曹操,夺取汉献帝,同年,在官渡与曹操决战,结果大败,主力7万全部被消灭,最终领得800亲兵狼狈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两年后幽愤病死,所据之地尽归曹操拥有。

观袁绍一生,高开低走,本来实力碾压曹操,无奈一副好牌打烂,轻易将汉献帝拱手让给对手,成就了一代枭雄曹操。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关注“一切都付笑谈中